人事争议仲裁案例
|
发布日期:2009-5-27 查看次数:3081 来源:辽源市人事局
|
案情简介: 申请人:李某 男 某电子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干部 被申请人:某电子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李某1987年任某电子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下属商店经理。因经营管理不善,引起经济纠纷,给公司造成一定经济损失。1989年李某经电子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理徐某同意,去北京经商偿还单位损失。1990年2月17日,电子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党委决定给李某党内除名,行政开除干部队伍,但行政部门未履行开除手续,也未通知本人。李某本人不知此事,仍然为公司工作,并于1990年12月25日给公司偿还欠款11.1万元。1991年-1996年李某因病治疗未与公司保持联系,1996年6月李某病愈后要求回公司复工复职,公司不同意。李某开始上访,公司于1996年6月27日作出了《关于李某上访问题的处理意见》,认定李某属于自动离职。李某不服继续上访,公司于2000年6月、2002年10月,分别做出了《关于李某上访处理决定》和《关于李某上访案件的复查报告》。本人不服,认为这些决定既不符合事实,又违反法定程序。于2004年10月18日诉至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请求事项:1.补发1989年-1996年6月的工资及1996年6月27日提出复工复职起至今工资待遇。2.补办退休手续,享受退休待遇。3.仲裁费由被申请人承担。 被申请人辨称: 1.李某作为商店法人代表因不能还款引发纠纷,对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负完全责任。 2.1990年2月27日,电子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党委根据李某长期脱离党组织,不交纳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长达16个月之久,并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经研究决定给李某党内除名、行政开除干部队伍并无过错。没有送达李某是因为找不到本人。 3.1996年6月27日,电子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开会研究李某上访问题,认定李某1989年自行离开公司,未经组织同意,连招呼也不打,到北京经商属于个人行为,至今已有7年之久,已构成自动离职,同时李某给公司造成严重损失,经党委研究决定,按自动离职处理于法有据并无不当。 案情分析: 经仲裁委进行大量调查取证后认为: 李某1987年任电子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下属商店经理,因经营管理不善,引起经济纠纷,给公司造成一定经济损失。1989年李某经公司经理徐某同意,去北京经商弥补公司损失。1990年2月27日,电子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因李某长期脱离党组织,且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经党组研究决定给予其党内除名,行政开除干部队伍,但未履行行政处理程序。李某本人不知道此事,仍然为公司工作,并于1990年12月25日给公司偿还欠款11.1万元。仲裁委认为,李某没有接到单位的处理决定,否则1990年12月25日,就不能为公司偿还11.1万元的欠款,故认定申请人没有收到单位的处理决定。1991年至1996年李某因病治疗未与电子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保持联系。1996年6月李某病愈后要求复工复职,公司不同意,李某开始上访。电子国有资产公司于1996年6月27日做出的《关于李某上访问题的处理意见》和2002年10月《关于李某上访复查报告》,对李某不发生法律效力,而且违反了《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中的第九条“国家行政机关发现所属工作人员违反纪律,应该给予纪律处分的时候,必须迅速处理,不得无故拖延,一般应该从发现错误之日起,半年以内给予处分。如果情节复杂,或者有其他特殊原因,最迟不能超过两年”的规定。《省人民政府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奖惩暂行办法》第四章“对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奖惩,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行政机关的职责”的规定。根据上述规定,仲裁委认为,原电子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党委作出对李某自动离职的处理决定无法律效力,且没有送达本人,程序违法。电子国有资产公司没有对李某做出正式处理决定,也无重新做出自动离职处理决定的可能,李某仍为单位职工,应享受与单位在职职工的同等待遇。 处理的结果: 经调解无效,仲裁庭做出以下裁决: 一、驳回申请人关于补发1989年-1996年6月的工资待遇、报销差旅费和医疗费的请求。 二、电子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补发申请人1996年6月至退休前的工资待遇;补办退休手续,享受事业单位干部的退休待遇。 三、仲裁费用由被申请人承担。 案后思考: 这例人事争议案件既说明个人维权意识的提高,也暴露了单位在处理问题的时的随意性和对法律知识的匮乏。本案中单位做出处理决定时未能对申请人做到证据确凿,处理及时,手续完备。以党委的名义直接作出行政处分决定,违备了党委的职能。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居于领导地位,各级行政组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党组织和行政组织在性质和职能上是不同的,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党组织不能直接行使行政职能。从而导致,申请人对所作出处理决定不服,多年来一直上访申诉。随着我国法制环境的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学法知法的重要性,增强了以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另一方面也更加迫切要求用人单位的人事管理活动必须纳入法制轨道,提高人事管理水平,强化依法管理的理念,避免人事决策中的随意性。否则违规行使管理权,不但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会有损政府形象,而且也会给用人单位的工作带来被动和诸多不良影响。
|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宇萃律师在线”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本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
|
热门·图文 |
|
|
|
点击·排行 |
|
|
|
最新·发布 |
|
|
|
|